阅书小说网 > 林场宝藏 > 第444章 八珍菜的由来

第444章 八珍菜的由来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凌子凯他们刚刚入座下来,餐馆的服务员就开始陆续地上菜了。

    “我们不是还没有点菜单吗,怎么这么快就上菜了?”凌子凯不解地问道。

    张昊解释道:“八珍阁里面的菜肴都是固定的,只要是你预订了席位,餐馆就已经准备好了所有的食材。先前耽搁了那么长的时间,厨房里怕是连菜都做好了!”

    “现在的人,用餐就是图个新鲜感,这八珍阁每天都是重复着做那几道菜,就不怕客人们吃腻了?”凌子凯有些疑惑的问了一句。

    张昊答道:“你还别说,来这里用餐的人基本上都是冲着他们的这几道招牌菜来的。据说,其中大部分人是因为吃了之后,觉得不过瘾,还想着再来一次,结果越吃越想吃,恨不得能天天都上这里来呢!”

    旁边的蒋鸿远闻言插了一句:“这些菜里面不会是被掺了罂粟壳了吧?要不怎么会让人吃了上瘾呢?”

    张昊摇头道:“那不可能!要是用了那东西做辅料,餐馆早就被封了!

    凌子凯扫了眼桌面,已经摆上了七八盘菜肴,虽然看上去色泽鲜亮,刀工精细,但细看之下,无非就是熏辣肘子、肉丝拉皮、椒油素鸡、老醋松花蛋,以及卤牛肉、凉拌剁椒木耳等等,虽然看上去十分精致,但是在大多数的酒家餐馆里都能够吃到,根本就算不上有什么独具一格的特色啊?便说了一句:“我说耗子,大老远的跑这儿来,不会是就让大家吃一顿家常菜吧!”

    “我跟大家一样,也是第一次来这里,还真不知道这八珍阁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张昊说着冲站在边上的一位女侍生招了下手。

    那女侍生连忙走了上来,盈盈地施了个礼,问道:“老板,您有什么吩咐?”

    张昊指了指桌上的那些菜肴,大咧咧地问道:“这些就是你们八珍阁的特色菜?”

    女侍生解释道:“老板,现在上的只是几盘开胃菜,那些特色菜还没有上呢?”

    凌子凯问道:“能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这里有哪些特色吗?”

    “各位老板们是第一次光临我们八珍阁吧!我就简单地为大家介绍一下。”

    女侍生微笑着说道:“说起来,当初创办菜馆的是一位从清朝皇宫里出来的御厨。那厨艺不用我多说,各位也能明白。所以在菜馆开张之后,便名扬整个白山城。延续到现在己经有了近二百多年的历史。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就是源于当初的那位御厨传下了一手制作八珍菜的秘法。

    所谓的八珍菜,指的是每一道菜肴都是用十分珍贵的原料,再配以独特的烹饪技术精制而成。

    如果以原料的属性来分类的话,可分为四大类:山八珍、海八珍、禽八珍和草八珍。每类当中各有八种菜品,共计四八三十二道菜肴。

    据说,在刚开始的时候,那位御厨是传下了八八六十四道菜肴的作法,只是因为无法找到烹饪的原料,所以某些菜肴就慢慢的失传了。”

    虽然那女侍生露出了满脸遗憾的样子,但大家还是被她报出来的数量给吓住了。

    张楠有些夸张地说道:“哇噻,有三十多道菜肴,今天算是吃上一顿大餐了!”

    蒋嫂迟疑了一下,说道:“这么多的菜,大家能吃得光吗?到时候剩下了多浪费!要不就少上几道吧!”

    “蒋嫂,你只管放开肚子吃就行了,反正又不用你买单!”何玲幸灾乐祸地看了凌子凯一眼,又添了一句:“看来,某人今天是要大出血了!”

    凌子凯干咳了一声,慢悠悠地说道:“不就一顿饭钱嘛,真要买不了单,大不了给人家涮一个月的碗筷抵债了!不过,等会吃的时候还是悠着点好,别把自个的肚子给撑住了!”

    何玲知道凌子凯这是为了报复自己刚才说的话,跟人家斗嘴,可从来没占到过便宜,便白了他一眼,转头跟杜鹃低声说起话来。

    蒋鸿远突然说道:“说起这八珍菜,要是林老师在场,怕是又要有一番争论了!”

    凌子凯不解地问道“:“林叔对八珍菜还有研究?”

    在他的印象中,林兴安对生活方面的条件十分随意,对饮食烹饪方面更不会有什么讲究了。

    蒋鸿远笑道:“当初林老师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主题是传统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其中有一部分段落就对这八珍菜有过详细的介绍,说是这八珍菜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凌子凯好奇地问道:“这八珍菜跟生态环境也能扯上关系?”

    蒋鸿运点了点头:“不止是有关系,而且还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呢!”

    蒋鸿远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兴趣,都把目光看向了他,等着他的解说。

    蒋鸿远像是故意要吊一下大家的口味,并没有马上开口,而是端起了面前的茶杯,慢悠悠地饮了一小口。

    蒋嫂不满地白了他一眼,说道:“行了,别拿你那副臭老九的酸样显摆了!”

    被妻子抢白了一句,蒋鸿远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连忙说道:“因为老师的那篇文章论点十分独特和新颖,我看了好几遍,对其中的一些内容还记忆犹新。